四百一十五节 印度洋争夺_穿越之大民国
乐文小说网 > 穿越之大民国 > 四百一十五节 印度洋争夺
字体:      护眼 关灯

四百一十五节 印度洋争夺

  东条英机的一生可谓坎坷,他出身于旧武士家族,其父亲是老一辈陆大毕业生,参加过甲午和日俄战争,可是由于军中门阀派系的排挤,郁郁不得志而死。东条后来在德国当武官的时候,参加了学长永田铁山、刚粗宁次等人组织的巴登巴登密谋,不过当时他是站岗的。

  后来掌握了大权的永田铁山被刺杀后,各大势力倾轧,他几经周折机缘巧合之下,终于爬上了陆军大臣的位子,开战后更是直接以军人身份担任了日本内阁首相一职,兼领了军政大权。但是他的能力在日本,却有不少人不怎么认可,其中包括以智计闻名的石原莞尔就讽刺他为一个上等兵,

  但是东条的行动力却看成日军中第一人,只是脑子不好用而已,这是典型的好勇无谋类型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大智若愚也许也能说得过去,用时候诸葛亮的观点来看,如果一个人如此没有本事,为何却能爬上如此高位。那些比他强的人,去了哪里?

  但是似乎也是为了印证别人对他的评价,这丫做事情好像真的不经过脑子,发动珍珠港事变就是他的主张下决定的。这个决定就战略意义而言,无疑是错误的,错误的离谱。因为日本并没有抗衡美国的实力,可是当时的情形是,日本要在南洋扩张,就必然受到美国的制约。而如果不在南洋扩张,第一太可惜。第二没有南洋资源的支撑,恐怕日本早晚有一天连中国的占领地都保不住。在冒险一搏还是永远在白人的脸色下生存,东条英机选择了前者,就此而言。英机桑是好样的。

  但是英机桑最近很烦恼,美国人的后劲终于爆发出来了,尽管在陆地上,还是日军占据了一些优势,在跟美军于澳洲的战斗,并没有落下多少下风。可是在海上,却败绩连连。尽管这个时候的日本,在英机看来是一个巅峰。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扩张到了极致,日本此时已经是个战斗的民族了,这让英机很兴奋。可是海军不同于陆军,海军更倚重于兵器。也就是战舰来战斗,这是一个技术的兵种。日本不缺人,也不缺技术人员,可是缺少资源。一直以来受限于资源,日本的工业模式一直走的是集约式的。以小工厂居多,大型流水线作业在日本并不流行。可是美国人不同,他们大手大脚惯了,现在造战舰也如同流水线一般哗哗的。这让日本有些经受不住了。日本拼尽全力,利用澳洲的资源。将海军力量扩大了两倍,可是美军呢。他们几乎是无穷尽的扩大着战舰的规模,目标竟然是日本海军力量的十倍。

  在绝对优势的海军实力支撑下,美国人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面向日本发动了攻击。

  太平洋上现在靠着战争初期攻占了大量的岛屿,一时间跟美军还能相持,可是在印度洋就不那么乐观了。美军舰队不停的从大西洋海域,经好望角调到印度洋,显然目的在于把日军海上势力驱逐出这里,然后占领马六甲。

  不能让美军控制了马六甲,这是日本海陆军的共识。美军控制了这里,第一将切断日军从南洋和澳洲往国内的运输线,第二美军更加接近日本本土,并且可能配合印缅的中英军队,从陆上反攻,从而获得一个轰炸日本的立脚点。

  日本人现在已经深深体会到了美国的恐怖,塞北的轰炸已经让日本人很苦恼了,如果换做实力更强大的美军,那么日本恐怕真的会被炸成废墟。日本大员们不愿意想象这样的场景,已经有人提出跟美国人何谈的意图了,可是美国人根本不理会。

  日本人没有选择,东条英机决定,跟美军在印度洋决战。用日军的勇武精神,一举摧毁美军的海上力量,然后配合陆军最快速的占领印度,在进入中东跟德军会师,把德意日占领区连成一片,这样才能抗衡已经武装起来的美国。

  日本人的决定,美国人怎么想的不知道,不过塞北高层却十分满意。

  赵书礼知道,决定性时刻恐怕要来到了,他对美军有信心。海军跟陆军不同,仗着不怕死的精神是没用的,首先海上一战打起来就跑不了,就算是美军怕死也没地跑去,只能被逼的发出狠劲,就像是背水一战或者破釜沉舟的情形一样。赵书礼可是知道,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解?放军也没办法,游过台湾海峡去解放台湾。因此在战斗意志上,双方的差距就缩小了。

  赵书礼立刻联系了联系了陈绍宽的海军署,派人跟陈绍宽商谈后,陈绍宽十分感兴趣,他很快请示了蒋价石,蒋价石也有意思,接着陈绍宽就赶去了印度,代表中国跟美军谈判,关于沿用租界法案租借给中国一只海军舰队的议题。

  同时赵书礼没把希望寄托在一棵歪脖树上,俗话说要在旁边那棵多试几次,赵书礼又请出了闲居塞北的沈鸿烈。沈鸿烈此人是东北海军创建者,要能力有能力,还颇通人情,政务能力也很强。东北沦陷后,东北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但是人员损失却不大,大多数的军舰都是自沉。因为这些军舰多为海防舰,甚至大多数只是江防级别的,对上日本世界第三的海军,根本就没有胜算。

  尽管东北海军覆灭了,但是留下的这些人,却也并不是没有本事的,其中高层多为留学日本,也有东北自己培养的海军人才,正规程度比之东北军要强很多呢。不得不说当年的东北真是富裕,他们为中古培养了一代航空人才,如高志航等,也锻炼出了大量的海军人才,代表就是沈鸿烈。

  沈鸿烈也去了印度,随行的还有近百人的原东北军海军士官。他们的任务自然也是接受美国人租借的舰艇,然后成立新的中国海军。可是陈绍宽的谈判进行的十分不顺利,可以想象,此时美国人对中国也是担忧的,尤其是塞北军在北方的扩张,让他们觉得,战后中国也将是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好在现在这个竞争对手是瘸腿的,只有陆军空军,却少海军,那么能给他装上这条瘸腿吗。美国人不傻,显然不同意了。

  这是阳谋,谁都看的出来,中国人要海军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战后声音能更大一些。而这些都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赵书礼不急,于是建议陈绍宽退一步,不要求美军提供作战舰艇了,但是希望美军让这些人加入美军作战,理由冠冕皇,对日军的战争中,只有海军现在没有中国人参与了,中国希望在各条战线上为反法西斯事业做贡献。显然这是为了锻炼人才,让这些久以没摸过船的家伙们,在去海上战斗。陈绍宽请示了蒋价石后,向美军正式提出了这项要求。美国人知道中国人的意图锻炼人才,可是他们也乐意,既然中国人愿意牺牲就满足他们,反正他们没有造船能力,战后要是扩张海军还是要依靠美国,到时候又是一大笔生意。于是他们同意了陈绍宽、沈鸿烈等人上船,并且对他们礼遇有加。因为在美国人看来,将来这批人就是中国海军的高层,那么将来如果要跟中国做军舰生意,这些人是绕不过去的,趁现在打好关系,是最低的成本和最佳的捷径。

  沈鸿烈和陈绍宽两人是旧识,一战的时候,他们都参加了英国海军,跟德军海军战斗过。论起战斗经验,两人都不差,后来又都是中国海军中的高层,一南一北是泰斗级的人物。因此在美军战舰中,美军很给他们面子,给他们两人都安排了荣誉副舰长的职位,当然只是荣誉的真正的指挥是轮不到他们的。

  两人此时也有竞争关系,各带了一只队伍,一南一北,一方是原属于北洋海军,后来加入民国的,一方是组建的东北军阀海军。论起实力来说,应该是陈绍宽带的人更多,但是沈鸿烈更狡猾一些。一时也分不出高下,反正两人都把自己人安排到了美军各个战舰上,从航母到运输舰一点不落下。

  印度洋是战场,但是海洋很大,不可能处处烽烟。很快美日两国海军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斯里兰卡和印度大陆之间的海峡周围,包括马尔代夫在内的许多小岛也是争夺的焦点。终于双方的大舰队,在海峡某处相遇了,一场二战中最大的海战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的爆发了。

  赵书礼不关心战况,他只在意结果。

  他收到的情报是,此战日军出动了航母十二艘,各型其他舰艇五十多艘,战斗机七百多架。而美军投入了航母十五艘,各型战斗舰艇一百多艘,还有临时支援的英国三艘轻型航母,作战飞机上千架。

  最终战况是美国以一百多架战斗机损失,六艘巡洋舰沉没,十余艘巡洋舰轻创的代价,击落日本战斗机六百余架,击沉航母三艘,重创多艘巡洋舰。战斗结果日军败退,彻底失去了对印度洋的控制力。而美军进一步逼近了马六甲海峡,下一步的目的就是向新加坡发动攻击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w99.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w9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